綠色的依國家可視化管理不善的塑膠廢棄物
塑膠是最有用的材料之一,但其廣泛使用導致塑膠垃圾不斷增加,每年產生超過3.5 億噸。
只有一小部分塑膠廢物得到回收,大約五分之一最終屬於管理不善的類別,這意味著它們在沒有適當廢物管理實踐的情況下被傾倒或亂扔。管理不善的塑膠廢物威脅著陸地和海洋環境,而且其中大部分無法分解,數百年來一直污染著環境。
上面的資訊圖表是基於Meijer 等人的一項研究數據,直觀地展示了 2019 年塑膠廢棄物管理不善的最大原因。發表在《科學進展》期刊。
亞洲國家佔全球管理不善的塑膠廢棄物(MPW)的大部分,許多塑膠排放量最大的河流都集中在該地區。
印度和中國是唯一MPW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國家,儘管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於其龐大的人口數量所致。
一般來說,上表排名前幾名的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,這些國家往往廢棄物管理基礎設施不足。
菲律賓是第三大排放國,每年排放到海洋的 MPW 總量超過35 萬噸,佔總量的37% 。固體廢物管理仍然是菲律賓的一個主要環境問題。該國最近關閉了 335 個非法垃圾場,以鼓勵使用衛生掩埋場和適當的廢物分類。
北美、歐洲和大洋洲三大洲合計僅佔全球管理不善的塑膠廢棄物的 5%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數字並不反映出口到海外的廢棄物量,眾所周知,許多富裕國家將部分廢棄物出口到較貧窮的國家。
2019年,菲律賓將69個貨櫃的傾倒垃圾運回加拿大,與其他國家一起拒絕來自富裕國家的垃圾,這一舉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。
截至2017年,中國是海外塑膠垃圾的最大進口國,約佔全球塑膠垃圾進口量的50% 。隨後,它對幾乎所有類型的塑膠廢料實施了進口禁令,導致全球塑膠廢料貿易整體下降。